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电力、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低碳转型要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电力、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油气市场

突破10000米!我国地球深部能源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全线贯通


煤炭与电力市场

南网、国网首次开展跨电网经营区现货交易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新能源市场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第一批)的通知》

全球单机规模最大光热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匈牙利:五分之一欧盟公民难以正常供暖




低碳转型要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电力、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支持煤电机组和煤化工项目低碳化改造。支持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的节能降碳改造。支持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降碳改造。(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油气市场


突破10000米!我国地球深部能源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5日,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这一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钻井难度极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钻穿23套地层,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进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但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深地川科1井于2023年7月正式开钻,是四川盆地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承担探索地球科学认知盲区、锻造深地大国重器、打造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等重大任务。(信息来源:新华网)

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全线贯通

10月15日,国家能源战略重点工程——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阜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期工程实现全线贯通。项目所产的天然气将直接供应给沈阳、铁岭、抚顺、本溪和阜新5座城市,为1596万人口提供稳定气源。同时,该项目将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形成协同互补、应急保供的能源安全体系,显著增强极端情况下区域能源供应的韧性和稳定性。据了解,随着项目逐步推进,预计将带动2000余个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项目能够将原本碳排放强度高、难以直接利用的褐煤转化为清洁高效的天然气。项目每年能够转化750万吨劣质煤,产出13.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能量转化效率高达57.59%。(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煤炭与电力市场


南网、国网首次开展跨电网经营区现货交易

10月13日,来自南方电网经营区的4230万度电能,通过闽粤联网工程,被送往浙江、上海等地,保障我国华东地区的紧急用电需求。这是自今年7月,我国启动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以来,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首次开展跨电网经营区现货交易。来自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电力资源,首次以现货交易形式,跨越经营区域界限,按当前通道能力满功率支援华东地区电力保供,及时为华东地区增加180万千瓦用电保障,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连通机制全面达成,实现电力现货资源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指出,通过持续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更大范围内购置使用。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能源市场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第一批)的通知》

10月1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第一批)的通知》。此前,为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了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申报及评审工作。现经组织专家评审,拟支持内蒙古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及氢能耦合应用等41个项目、吉林长春松原白城等9个区域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并予公示。(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全球单机规模最大光热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10月16日,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光热发电项目,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54.35亿元,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由三座吸热塔和一台汽轮机组成,厂区定日镜镜场总面积为33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镜场反射面积最大的光热发电项目,计划于2027年9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清洁电量约9.6亿千瓦时,是国内年发电量最高的光热发电项目,每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截至目前,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7728.5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93.46%和72.25%,两项占比数据均居全国第一。(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匈牙利:五分之一欧盟公民难以正常供暖

当地时间10月15日,匈牙利能源部议会国务秘书在社交媒体表示,能源问题是欧盟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欧盟错误的能源政策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困境,每五个欧盟公民中就有一人无法获取正常供暖。国务秘书表示,匈牙利供暖季于15日开始,匈牙利家庭支付欧洲最低的能源价格。目前,天然气库存足够该国使用一年半,长期供应合同以及持续不断的进口保证了匈牙利的能源安全。(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期供稿:李亚茹